南京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 产品展示
      文化
      综合
      中心
    •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新闻动态Site navigation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www.kc29.vip
    邮 箱:admin@aa.com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Welcome to visit our

    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小心被新型职业技能培训“割韭菜”

    分享到:
      来源:南京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2025-05-29 08:39:27  【打印此页】  【关闭】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铭)当下正值高校毕业季,割韭菜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上网求职。成都场监一些培训机构通过在知名网络短视频平台投放引流广告或内容进行直播授课推广,高新管局打着“包教包会,区市不会全额退款”“包就业”“七天快速回本”“为自己投资”等极具诱惑力的提醒宣传口号吸引消费者付费报名,但在收取高昂的小心型职训培训费用后不管不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被新

    6月25日,业技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汇总介绍了4种常见的割韭菜职业技能培训类别,提醒广大求职者和有技能提升需求的成都场监群体加以辨别,从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高新管局

    职业技能类

    如“注册消防工程师证”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培训,区市该项考试报名需满足报名条件,提醒包括但不限于学历、小心型职训工作年限等。被新

    该类培训的常见套路为: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宣传“低门槛-提供资源”,通过考证挂靠获利,由公司推荐企业进行证书挂靠,年挂靠收入在8万元至12万元;缴费之前承诺考不过全额退款,当消费者实际报名缴费后,才知自身并未达到报考条件,咨询工作人员后回复可以通过企业代报名方式进行报考,公司会帮助寻找企业,以该企业员工身份给消费者报名;针对该公司欺诈和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要求退款和赔偿,商家便利用合同中不公平的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退款权利。

    副业、兼职及其他职业技能培训类

    如“播音配音”“游戏原画”“日系立绘”“剧本杀写作”“PS视频剪辑”“成人编程”“影视后期”等,经查询, 这类职业技能未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由于没有其他更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而发展变异,导致乱象丛生。

    该类商家营销手段和方式都如出一辙,具体为:通过短视频平台等渠道进行广告推广;以“零基础学,0元领取试听课程”“免费领取资料、体验课程”“关注加群”“视频评论区评论领取资料”“试看学习视频”等形式寻找意向客户;以“获取优惠名额,数量有限”为由催促缴纳定金锁定意向客户;对于未坚定报名的学员宣传“包教包会”“推荐兼职渠道、边学习边兼职”,同时展示虚假收入图片,让学员放下顾虑,加速推进成交。

    通过逐步拿捏消费者心理,对于支付能力不足的消费者,以预期收益、减缓资金压力为由进一步劝导其分期贷款,分期贷款形式有三种:某支付平台的某呗;线上学习平台合作的第三方贷款机构;直接和培训机构推荐的第三方机构签订分期贷款合同。

    缴费前后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别大,培训质量低劣,效果名不副实,学习环境无法得到保障,学员实际并未享受到商家承诺和在合同协议上约定的服务,要求退款和取消分期就被商家各种拖延处理。

    短视频运营类

    “一夜爆火”的刺激,短期快速致富的吸引,掉入“买课即实现盈利”的幻境,这些都有可能让消费者“心动变心痛”。一些机构声称“缴费报名即获得五大保障:保障一,无任何二次收费和其他消费;保障二,老师操盘带你至少运营到拥有一万或数十万不等的粉丝;保障三,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至少5000元保底收入,而基础好的同学,保底收入甚至能达到8000元;保障四,签订教学合同、加盖公司公章,支持开发票;保障五,学不会直接退款”。

    看似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可在一些不良培训机构眼里,所谓的“亲自授课,帮推广”是需要消费者自己付费投流,所谓的“合同保障”并未提供有效联系方式,所谓的“优秀讲师”也有可能是虚假人设包装,所谓的“精品课程”也有可能是网络资源的整合拼接。检索多家网络投诉平台发现,这类投诉高达上百条,原因多为“商家无法联系”“拒绝退款”。

    电商开店及运营类

    此类纠纷主要为跨境电商代开店代运营退费纠纷。相关公司承诺“手把手一对一教学”“没开店成功可以退学费”“10天不回本即可全额退款”“帮助提高店铺订单量和人流量”“不用自己操作货源、运营,轻松开店,月入过万”,从而吸引消费者报名签约。

    消费者缴纳代开店的相关费用以及课程培训费后,才发现并无实质培训内容,宣传说的电商开店教学、店铺装修美化、产品上架等各种操作培训,在合同上面却写的是咨询,商家实际也并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只能由消费者自己看视频学习。培训公司工作人员对消费者提出的问题也不予解答,甚至态度相当恶劣,并且还推销其代运营业务,费用1万到3万元不等,谎称“在家坐等收益”。

    经实际查询,相关公司存在征信问题且公司实际操作与承诺的服务并不匹配,待消费者反应过来要求退款时,要么拖延,要么要求扣违约金,更有甚者直接失联。其中的风险点在于,消费者缴纳代开店和代运营的相关费用,而商家实际并不具备实现承诺事项的资质和能力,且在代运营过程中可能涉及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等风险。由于营业执照信息和法定代表人均为消费者自身,一旦相关代开店代运营公司跑路失联,那么消费者最终将蒙受无法预估的损失。

    责任编辑:李佳榕
    上一篇:北京东城推进“信用+双随机”联合监管 助力企业减负前行
    下一篇:广西桂林启动小油坊智慧监管 提升花生油质量安全

    相关文章

    • 制止餐饮浪费 | 北京丰台:专项执法宣讲 营造文明餐桌
    • 广东深圳:开展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统一执法“利剑”行动
    • 福建通报2020年银行保险消费投诉情况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曹猪儿”变身带货达人
    • 福建厦门:12台住宅电梯不合格
    • 3部门组织开展2023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工作
    • 广东发布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公告
    • 贷款类纠纷突出 福建通报第一季度银行保险消费投诉情况
    • 福建漳州:推进行刑双向衔接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 广东发布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公告

    友情链接:

    • 合成宝石写成“天然宝石” 珠宝标识问题多
    •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 上海消保委测评10家网约车平台 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
    •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
    • 黄牛肉“变身”牛肉粒 “银发族”出游当心低价陷阱
    • 海外代购食品无中文标签 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 格式合同侵权 投诉量暴增 川渝消委会联合约谈“联联周边游”
    • 扫码骑车莫名“被投保”扣费 “悟空保”套路消费者
    • 30款儿童平衡滑步车仅9款达标 长三角消保委联合发布新团标
    •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 浙江开展专项行动 整治直播间虚假宣传、大数据杀熟等行为
    • 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丰收
    •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正向引导金融消费
    • 保价稳供 郑州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 又现低价陷阱!谨防家装合同变销售代理合同
    • 海外代购食品无中文标签 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 深圳市消委会推动十大银行全面整改信用卡分期问题
    • 金店售假“香奈儿”首饰被罚一万元
    • 山东省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启动
    • 20元入会免费药物泡脚30次 广西融安县查获一保健食品会销场所
    • 第四届进博会进入100天倒计时 特殊食品继续实行“6+180+365”措施
    • 浙江紧急检查29家“火凤祥火锅店” 约谈公司负责人
    • 买到库存11年名表 江苏省消保委约谈劳力士:手表生产日期应售前标注
    • 蚌埠五河:一水两用一地多收 稻虾共作蹚出致富路
    • 山东省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启动
    • 30万互助金变为1.1万元 网络互助产品如何定性?
    • 上海市虹口区开启“线下七日无理由退货”活动
    •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
    • 防汛救灾 坚守一线 河南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
    • 首次“双收”迎增收——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
    • 开发商8年前代收初装费 天然气为何至今未开通
    • 山东省放心消费全域创建启动
    • 福州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 玻璃手串冒充琥珀手串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双11消费投诉分析
    • 市场监管总局党校召开第四期处级干部进修班学员座谈会
    • 深圳市消委会投诉分析发现:培训机构仍是投诉热点
    •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
    • 新华全媒+丨保障就位干劲足——多地春耕一线扫描
    • 火锅店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 四川公布13起 “铁拳”行动典型案件
    • 又现低价陷阱!谨防家装合同变销售代理合同
    • 公示!涉及安徽7个县(市)
    • 法院“云端”调解 化解微信朋友圈退款纠纷案
    • 扫码点餐暗藏“套路” 江苏省消保委呼吁保留人工服务
    • 苏州市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承诺商户破6万家
    • 第四届进博会进入100天倒计时 特殊食品继续实行“6+180+365”措施
    • 江苏南京发布汽车消费投诉分析 网络二手车平台投诉增多
    • 蚌埠五河:一水两用一地多收 稻虾共作蹚出致富路
    • 四川省消委会:“寄居蟹”护单模式违约 已介入调查
    • 两会声音: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正向引导金融消费
    公司简介|产品展示|新闻动态|成功案例|客户服务|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南京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itemap

    0.1985s , 9182.3984375 kb